中國臺灣網

這位退休老書記的一記耳光,打醒多少麻木的心?

來源:人民網

2018年08月14日 17:27:00A

  最近,一位91歲的退休老領導火了。媒體報道,38年前,時任山東菏澤地委書記的周振興到曹縣韓集“紅三村”,看望83歲的伊巧云,一位曾為革命作出很大貢獻的老人。

  當周書記詢問重病在身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時,老人猶豫了一下說:“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帶瘦的豬肉。”周書記深感自責,掏出錢給鄉(xiāng)鎮(zhèn)書記,讓他滿足老人的心愿。

  回到縣城匯報時,他眼含熱淚說起這位老人,“現(xiàn)在,在我們領導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帶瘦的肉。同志們,我們還有臉當他們的書記嗎?”他突然抬手打了自己一個清脆的耳光,“我們這些大大小小書記的臉還叫臉嗎?”在場不少干部淚流滿面,陷入愧疚和自責中。

  文章刊發(fā)后,引發(fā)熱議。日前,記者聯(lián)系到周振興老人,在青島正陽關路一處幽靜的院子里,對老人進行了專訪。

  談干部作風

  內心充滿自責和愧疚,覺得對不起百姓,才不由自主地打了自己耳光

  記者:您自打耳光這件事,過去38年了,當時跟隨您的同志印象深刻,寫成了回憶文章,刊發(fā)后引起了很大反響,您能談談當時的情景嗎?

  周振興:詳細情況我記不太清楚了,畢竟快40年前的事了。一個病重的老人,想吃半碗肥中帶瘦的肉,這個要求高嗎?不高。竟然吃不上。我們工作做得不好,沒讓百姓吃飽吃好,內心充滿自責和愧疚,覺得對不起百姓,當時很激動,才不由自主地打了自己耳光。革命老區(qū)的人民對黨、國家、社會貢獻巨大,他們卻吃不飽飯,我們應該自責、反思。

  記者: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民情,才能實事求是,真正解決問題。您當時是怎樣深入群眾、又是怎樣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

  周振興:不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更不能正確決策。1978年3月初,我被任命為菏澤地委書記。一上任,我就給身邊同志說:我要下去跑跑,這段時間小事你們處理好就行。我斷斷續(xù)續(xù)到基層跑了3個多月,事先不和縣里打招呼,不看他們事先安排的參觀點,也不讓他們領著,這樣就可以了解到真實情況,也能知道農民的真實想法。

  有一天我去東明縣,上午我自己跑了幾個村,下午通知縣委書記司黎明,他正好在一個村勞動,我約他去小井村看看。來到小井村村民張殿興家,他家院墻都倒了,土坯堂屋只剩中間一間,屋里只有一個大地鋪。一個大破瓷缸里,只有兩三斤地瓜干。揭開鍋蓋,里面是用野菜、高粱殼摻和做的菜團子。我掰開一個菜團子,一塊放到自己嘴里,另一塊給了司黎明,又苦又澀咽不下去。

  當天回到縣城,我召集縣委常委會,一直研究到半夜,決定把全縣鹽堿地盡快分下去,借給群眾自種自吃,3年免征農業(yè)稅。當年,東明縣把10萬畝長滿茅草的荒地分給了群眾,來年,這些荒地上打的糧食比生產隊的好地還要多得多。

  記者:對當前抓干部作風建設,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周振興:現(xiàn)在有的干部蹲機關多了,下基層少了。對一些“走讀干部”,群眾一看就覺得你不拿自己當這里的主人,沒打長譜。其實,不管通信有多么發(fā)達,干部都要多跑跑基層,少一點蜻蜓點水,多一點扎實深入,尤其不要按照基層提前布置好的路線看。每月擠出兩三天時間,到農村、到企業(yè)住一住,交幾個農民、工人朋友,對做好工作是很有利的。

  談干群關系

  干部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組織和群眾信任,干群關系自然也會越來越好

  記者:當時農民普遍吃不飽飯,有沒有因此影響干群關系?當時干群關系怎么樣?

  周振興:中國農民實在是太好了,當時忍饑挨餓,但大家認為沒有人故意讓他們吃不上飯。那時候干部很少有謀私利的,所以干群關系比較融洽。

  當時在張殿興家,我問他吃什么飯,并走向他的廚房。老兩口攔著我,不愿意讓我進去。我嘗過菜團子后,張殿興的妻子急急忙忙說:俺不苦,就是現(xiàn)在地里不收啥。俺感謝共產黨,沒有共產黨,俺活不到今天。我的淚當時就止不住流下來了,多好的農民!窮成這個樣子,還說感謝,這叫咱當領導的臉往哪兒擱?心里都是內疚和沉痛。后來我每隔幾年就去一次小井村,看著張殿興家還有村里群眾生產生活越來越好,我打心眼里高興。我在菏澤工作了11年,與菏澤的父老鄉(xiāng)親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記者:看得出來,您對菏澤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山東,菏澤是欠發(fā)達地區(qū),后來您還常去菏澤嗎?

  周振興:除了在青島工作期間,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回一次菏澤。每次都為那里的變化感到激動和高興。2011年春天我去菏澤,在那里住了11天,所有縣區(qū)走了一遍,那時候菏澤已經迎來發(fā)展的好時期。雖然我出生在德州,很多人卻都認為我是菏澤人,我也自認為是菏澤人。后來我一直關注菏澤的發(fā)展,每天晚上看電視,我都要看看菏澤的天氣預報。

  記者:在您看來,干群關系好,有哪些體現(xiàn)?您怎么看待當前的干群關系?

  周振興:干群關系好,很重要的一條,是干部清廉、干凈,就算工作上有不足,有些小錯誤,群眾也會原諒。如果干部脫離群眾,甚至貪污腐敗,群眾能不反感、能不有氣嗎?

  習近平總書記這幾年狠抓正風反腐,意志堅強,措施得力,黨的肌體越來越健康了。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要長期堅持下去。如果干部都干凈干事,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組織和群眾信任,干群關系自然也會越來越好。

  談初心和擔當

  只要叫我當這個地委書記,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飽飯

  記者:小井村成為山東的“小崗村”,吹響了改革的號角,這與您任地委書記時的擔當作為分不開。能講講當時的情況嗎?

  周振興:當時從小井村回來,研究把荒地分給農民種,縣里有干部也擔心,覺得這不符合中央政策。我對司黎明說:你們先開個頭。如果有人告你們“走資本主義道路”,我陪你到北京打官司。農民守著土地挨餓,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我相信,讓農民吃飽飯絕不是罪過。

  山東大包干改革,是從小井村開始的。如果說,安徽的土地承包發(fā)端于小崗一個村,是下面搞了以后得到了上面的認可,那么菏澤是從地委開始提倡的,幾乎是10個縣同時開展了大包干。

  那一年后來連續(xù)召開了兩次三級干部會議,1979年春節(jié)后,又一次召集三級干部會議,2000多人,我講了近8個小時。那時候地委沒有報紙、沒有電臺,會后我讓各縣復制錄音帶,各公社再到縣里復制錄音帶,指定同一天時間,向全區(qū)農民開大會播放。

  那次大會上,我說,在座的縣委書記同志們,你們把筆記本拿出來,記下我下面這段話,如果上級說這件事我們干錯了,追查下來,我周振興一個人擔責,你們都是被迫的!只要叫我當這個地委書記,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飽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記者:講這番話是需要勇氣的。當時那個環(huán)境下,您這份勇氣從何而來?

  周振興:我出生在農村,16歲就參加革命,工作50年,其中40年在農村度過。當時的地委,就是搞農業(yè)農村工作。我老家家里人也都在農村,生活困難,這個我很了解。這種狀況如果不迅速改變,你講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他們就不那么相信。群眾有困難時,你不去解決困難,有的人怕扣帽子,但如果人人都這樣,那我們還有什么出息?

  記者:您能不能談談您對共產黨人的初心的理解?

  周振興:我的理解,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當初參加工作,就奠定了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們黨與其他政黨的根本區(qū)別。

  當官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做過的工作,能真正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韓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

冀州市| 绥宁县| 象州县| 通山县| 新安县| 静乐县| 项城市| 安徽省| 呼图壁县| 紫金县| 伽师县| 瑞丽市| 平安县| 龙里县| 兰溪市| 高雄市| 多伦县| 渝中区| 佛山市| 娱乐| 阳曲县| 同德县| 酒泉市| 天峨县| 精河县| 习水县| 龙游县| 广安市| 中卫市| 繁峙县| 洛宁县| 白玉县| 迁安市| 手游| 聂拉木县| 务川| 泰安市| 永定县| 泗水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