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交流三十年·講述】文·團圓

2017年11月23日 15: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題記】今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tài)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jīng)濟、文化、社會聯(lián)系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兩岸關(guān)系緩和、改善與和平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guān)系跌宕起伏的發(fā)展歷程,也發(fā)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一段文字講述感人故事,一張照片記錄精彩瞬間,一段視頻珍藏難忘記憶;仡欉^去,展望未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guān)系發(fā)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關(guān)心和支持兩岸關(guān)系和平發(fā)展的海內(nèi)外同胞。他們通過講述自己或身邊人所經(jīng)歷的真實故事,續(xù)寫“兩岸一家親”同胞親情。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任林德和先生曾以特約鼓師的身份參加了2001年在臺灣舉辦的“百年歌仔”演出交流活動。林先生認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可以推動兩岸認同。(央廣記者馬藝、張希達采訪拍攝)

  歌仔戲,同根同源,流傳兩岸。

  曾學文:從80年代兩岸開放,在文化尋根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歌仔戲的尋根。

  蔡欣欣:兩岸歌仔戲的交流越來越活絡(luò),而且多元。

  歌仔戲,同腔同調(diào),以心相交。

  郭雅真:一起交流、一起唱戲呀什么的,特別好。

  林德和:政治因素很明顯已經(jīng)影響到我們正常的交往,但是從民間藝人來說,我相信我們的交往還會持續(xù)下去。

  “回眸兩岸民間交流30年”特別節(jié)目《盼·團圓》。請聽:第4集:文·團圓


  郭雅真:和臺灣的朋友,我們會在貼吧上交流……

  閩南師范大學學生郭雅真擔任學校戲曲協(xié)會會長,從小喜歡歌仔戲,因歌仔戲和臺灣網(wǎng)友結(jié)緣。

  郭雅真:比如說我很喜歡臺灣的一個歌仔戲明星,她叫葉青。后來偶然發(fā)現(xiàn)她的貼吧,里面有非常多很喜歡葉青的,也是年輕人,也有很多臺灣的朋友,她們會分享葉青去哪里演出,照片、視頻。兩個人聊啊聊,就成為朋友。

  記者:你都跟她們聊什么?

  郭雅真:有時候就著一部劇來聊,比如我喜歡她這個劇中的扮相,喜歡她這一段唱詞。有時候會聊臺灣那邊風景怎么樣,像說我哪一天到臺灣玩,你一定要來接我,我們再去看我們喜歡的那個明星,很多很多。

  記者:你為什么這么喜歡歌仔戲呢?

  郭雅真:因為從小時候去看戲,就感覺“哇,他們穿得好好看,化妝好美啊”,總是會跑到后臺去看他們化妝啊。小時候,奶奶買了一臺DVD,就一直看,一直看,就跟著它慢慢會唱了。

  記者:看戲的年輕人多還是老年人多?

  郭雅真:像我們現(xiàn)在演,一般是年輕人會多一點。有人說年輕人這一代比較少喜歡歌仔戲,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像我認識的很多人,他們都很喜歡戲曲,而且他們還會自己籌資去拍戲曲,拍戶外實景的歌仔戲。雖然設(shè)備還不是很齊全,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已經(jīng)挺好的了。

  兩岸年輕人因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共同喜愛,慢慢走上了交流舞臺。近幾年,閩南師范大學每年都會組織兩岸大學生同臺演出歌仔戲劇目。閩南師范大學藝術(shù)學院副院長鄭玉玲:


  圖為閩南師范大學藝術(shù)學院副院長鄭玉玲(右)接受記者穆亮龍(左)采訪。

  鄭玉玲:我們兩岸的孩子們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一樣。比如說我用閩南話唱的唱腔,一唱出來,他就能夠和一聲,同樣用另外一句能夠跟上。你一句,我一句,在一個臺上面演同一個劇目,孩子們馬上就覺得這個特別親切,回去之后念念不忘。

  兩岸歌仔戲同根同源同腔同調(diào),雙方對彼此的關(guān)注和了解從未中斷。30年的互動交流,給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記憶。

  蔡欣欣: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劇種的兩地開花。1987年開始解嚴以后,臺灣可以開放探親,所以那個時候許多學者包括一些演員,有機會回到歌仔戲最原始的發(fā)源地,去了解他們真實的一些狀況。

  記者:有沒有一些比較有趣或者難忘的事情呢?

  蔡欣欣:我記得我第一次到大陸去辦活動就是1997年,在廈門的中山劇場演出,真是一票難求啊。好多大陸的觀眾看了以后非常高興,啊,他們唱的我們都聽得懂。我們到農(nóng)村演出,真的是人山人海。那個村莊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斷電,因為要把全村落的電力都提供給我們歌仔戲的舞臺去使用。那種鄉(xiāng)情讓我們覺得非常感動,大家對歌仔戲的喜歡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

  記者:那現(xiàn)階段這個工作進展到了什么程度?

  蔡欣欣:到了21世紀以后,兩岸歌仔戲的交流就越來越活絡(luò),而且多元。2009年的時候我們合作了《蝴蝶之戀》,廈門的歌仔戲團邀請了臺灣唐美云歌劇團里面的唐美云老師她們過去合作。后來我們兩岸在華人藝術(shù)節(jié)里面開始做歌仔戲的小劇場,我們認為要開發(fā)年輕觀眾,因為一個劇種的生存,觀眾是最重要的生存的命脈。觀眾要喜歡,要能夠跟他對話,要能夠融入時代社會的脈動,但是又能夠保有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精髓,的確這就是我們兩岸必須要共同合作的。

  1987年兩岸交流開啟,推動兩岸歌仔戲交流從隔空觀摩步入當面切磋、攜手合作。政治因素影響了兩岸文化交流,卻切不斷兩岸文化血脈。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任林德和:

  林德和:就像臺灣5·20以后,他們所推出的文化概念的問題,可能會制約雙方的共同發(fā)展。但是,從民間藝人來說,我相信我們的交往還會持續(xù)下去。

  廈門市臺灣藝術(shù)研究院院長曾學文是兩岸合作劇目《蝴蝶之戀》的編劇,見證了兩岸歌仔戲演員從首次同臺演出至今的十足默契。


  廈門市臺灣藝術(shù)研究院院長曾學文先生創(chuàng)作了多部歌仔戲,他認為,歌仔戲承載著兩岸的悲歡離合。(央廣記者張希達、馬藝采訪拍攝)

  曾學文:第一次兩岸同臺演出,廖瓊芝是一個演員,她來的時候沒有帶樂隊,我就把我們歌仔戲的主銜叫過去。那個下午廖瓊芝說我要什么調(diào),他馬上不要幾分鐘什么調(diào)轉(zhuǎn)什么調(diào)就可以。我太感嘆了。

  記者:這么快。

  曾學文:那個時候應該是分別38年,到1989年是40年,一曲馬上串聯(lián)起兩岸的脈絡(luò),對打的32腔,一個動作沒少,一個動作沒加。1989年我們第一次舉辦歌仔戲兩岸學術(shù)的會議上,我接待臺灣的好幾個學者和演員,一下飛機第一句問我,就要找大陸的一個演員張璇璇。他說他看過她的《狀元與乞丐》,看過她的《殺豬狀元》,她是演一個彩婆,很刁蠻。我說為什么?他說廈門的錄像帶在臺灣民間很傳播,他們很喜歡我們大陸歌仔戲。

  記者:歌仔戲在兩岸民間,它的影響,它的份量,是什么樣子的?

  曾學文:貫穿起來30年,我一直覺得這種跨越兩岸的歌聲,不是你要隔斷就隔斷的。即使現(xiàn)在紛紛擾擾,但是歌仔戲界,我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聲音說“大陸文化這個不是我們的”。都是以這樣的心態(tài),“這個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在我看來,未來兩岸歌仔戲的交流會往合作方面不斷拓寬。

  同屬中華民族的兩岸同胞,都受中華文化哺育。人為的阻隔和對立,擋不住文化的皈依和親和,兩岸歌仔戲交流方興未艾。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

  蔡欣欣:讓歌仔戲找到一個更好、更合適的發(fā)展的方向,需要兩岸的藝術(shù)界更多地集思廣益、互相激蕩、撞擊,思考出更好的路徑。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臺灣網(wǎng)聯(lián)合報道,記者:穆亮龍等)

[責任編輯:郭曉康]

相關(guān)內(nèi)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guān)于我們|本網(wǎng)動態(tài)|轉(zhuǎn)載申請|聯(lián)系我們|版權(quán)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万盛区| 盈江县| 淮安市| 定日县| 沁源县| 嘉峪关市| 全州县| 哈尔滨市| 句容市| 武定县| 芒康县| 海晏县| 甘德县| 惠来县| 介休市| 山阳县| 太康县| 武川县| 秦皇岛市| 晋宁县| 故城县| 正蓝旗| 房山区| 门源| 屏边| 沈丘县| 广灵县| 沾化县| 郑州市| 龙川县| 德格县| 金沙县| 琼结县| 斗六市| 广西| 崇阳县| 绥芬河市| 贵州省| 巴马| 改则县|